原文標題:
10萬勞工貸款成「假紓困、真炒股」? 一位銀行員工的沉痛告白
(請勿刪減原文標題)
原文連結:
https://tw.appledaily.com/property/20210529/RVNIW5VUKFCKLKRBIC4EOMV4U4/
(請善用縮網址工具)
發布時間:
12分鐘前
(請以原文網頁/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)
原文內容:
本土疫情升溫,政府急推出紓困4.0,讓各大銀行行員感到夢魘的是:
勞工紓困貸款10萬元「竟然又來了」,《蘋果新聞網》接獲多封投訴信件,
主要是銀行行員沉重告白:「去年兩個月承做了近900戶紓困貸款,
半年後卻開始出現違約,通知繳息時被謾罵,甚至直嗆:
『我就是借來炒股的!』」
該行員直言:這難道是政府紓困的美意嗎?到底真正幫到多少人和企業?
還是只是助長了「借錢炒股」的人?
一名民營銀行主管也認同說,歐美國的做法,是直接「灑錢」給有需要(符合重災資格)
的人,台灣用紓困貸款根本無法篩選誰是真正有需求者,反衍生弊病。
一家行庫主管也坦言,這波疫情又急又重,跟去年根本無法比,
但政府卻是比照去年紓困作法,「難道去年借紓困貸款沒還完,又再借新的?」
該主管認為,政府應該篩選出、這波疫情真正的重災戶直接給錢,
而不是多此一舉的借錢,避免出現「假紓困,真炒股」、也避免紓困成為防疫破口。
該行員的一封信告白如下:
自進此行業來,雖然面對再大的業績壓力及官僚體系的不合理政策,為了工作養家,
許多壓力及不合理皆能吞忍,往肚子裡吞。
而任職金融從業者,也明白公司應當多少面對社會大眾需求的企業責任,
但自去年年中起行政院所發起的各項紓困貸款政策,
讓深深隱忍的我們不禁質疑也想抱怨,政府到底真的幫到了多少人和企業?
並試問,你們有把銀行負責相關業務的行員當作人看嗎?
自去年勞工紓困開辦的幾個月,每天早上8點多到公司上班,9點一開門紓困民眾便湧入,
同時電話聲不斷響起民眾詢問案件進度及疑問,每天忙到晚上8~9點才下班。
對現金卡、信用卡、貸款曾經出狀況跟銀行協商過的,或是在面談中,
聽的出來還款能力已有困難的民眾,只要近3個月聯徵上無逾期繳款,無論如何一律放款,
否則就是接到總行客服的電話壓力說民眾投訴:
他們會投訴到總統府、行政院、金管會、立委及議員對我們施加壓力,
逼我們撥貸甚至加快腳步。兩個多月內我們承作了800~900百戶的申請。
半年內就出現許多民眾信用開始出現問題,也有些借戶開始前置及債務協商,
半年時間一到,許多人已經繳不出來本息,我們每天要再花許多時間通知他們繳息,
甚至有時還被借戶謾罵。
到現在過了快一年,有30~40個借貸戶已經轉呆帳而不處理,
而也有大多的借戶明白的說:我只是要拿來炒股!
另外,青年創業貸款和企業紓困方案亦是如此,倒的倒、展延的展延,
但奇怪的是,財政部卻要給銀行KPI,要我們掃街、拜託那些企業來借款。
國家有難,我們應該伸出援手幫助需要幫助的國民及企業,但我不懂?
政府一再撒錢,美其名是說借錢拿的回來不會增加財政赤字,實際上呢?
加速借戶信用惡化和銀行的爛帳,幫助不需要幫助的人繼續炒股賺錢?
這些所謂的爛帳雖然信保基金擔保,但..討不回的錢不也是納稅人的辛苦錢?
然後我們銀行員卻要一直配合,被壓榨、被逼相關績效??
這是政府所謂紓困幫助人民度過嚴峻疫情的美意??
我們因為求助無門,也受不了相關的劇情再次上演,
也看到實際紓困貸款而衍生的眾多瑕疵,希望能借助媒體告訴政府,
他們到底做了什麼?(廖珮君/台北報導)
心得/評論: ※必需填寫滿20字
股點就是
疫情爆發就是台股利多
封城就是台股利多
通通在家裡借錢炒股票
還怕不會漲嗎